1. 评审流程
《上海师范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》的稿件评审流程如下:
(1)初审:作者投稿后,首先由本刊编辑进行初审,重点是审查投稿的选题、写作等是否符合本刊基本要求。
(2)同行评议:对于通过初审的稿件,编辑部会选择2-3位相关领域的独立专家进行评审。评审为双盲形式,编辑部不会向作者和审稿人透露双方信息,会确保审稿人与作者来自不同单位。
(3)退修:在同行评议完成后,作者须按照专家的评审意见来修改稿件,并对每条意见进行回复,然后提交修订版稿件进行再次的评审。该过程将重复直到审稿人和编辑对稿件满意或者稿件被拒绝为止。
(4)终审:对于通过同行评审的稿件,将由本刊主编与编委进行终审。最终是否录用由主编做出决定,主编对本刊的全部内容负责。
以上评审流程适用于本刊的所有来稿,包括提交至专刊的稿件。专刊稿件会经过与其他稿件相同的评审流程,并同样由主编做出最终的录用决定。
对于部分专刊,编辑部会挑选并邀约相关研究方向的专家担任特约主编,其职责主要为协助编辑部征集稿件、组织评审等。特约主编的工作受本刊编辑部和主编的监督,以保证专刊稿件评审的公正性。
2. 内部稿件的处理
本刊编委、编辑和特约主编的投稿,同样遵循本刊所有的评审流程。同行评审将独立于投稿的编委/编辑/特约主编及其研究小组进行。此外,在稿件处理过程中,本刊会尽可能避免编委、编辑和特约主编参与其本人、家属、同事,以及其他与其存在利益冲突关系的作者的论文评审工作。
3. 作者申诉
作者如果对稿件的评审结果有异议,可向编辑部提交书面申述。在申诉中对每条评审意见做出详细的解释和说明,并将其发送至本刊邮箱。编辑部在收到申诉后将尽快审理,并将审理结果反馈给作者。请注意,每篇稿件通常仅接受一次申诉。
4. 学术不端
编辑部会使用万方数据的“论文相似性检测系统”对所有投稿进行查重检测。要求查重率不超过15%,不满足的稿件将直接拒稿。
本刊严禁任何形式的学术不端行为,包括但不限于抄袭、一稿多投、重复发表等。对于存在学术不端问题的论文,若尚处于审稿流程中,编辑部将直接拒稿;若已正式刊出,那么编辑部将进行撤稿处理,并通知各大数据库删除该文章。
5. 更正与撤稿
对于正式出版的文章,编辑部会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更正或撤稿的处理,具体:
(1)更正:如果已发表的文章被发现存在无意的科学性错误,并且不会对文章的结果和结论造成重大影响,编辑部会尽快在期刊上发表更正启示,详细说明对原文所做的更改,并注明文章的出处。本刊会发布更正后的文章版本,并在新版中详细说明对原文章的改动,注明更新日期。引用时,请引用最新版本的文章。
(2)撤稿:对于已经刊出的文章,若发现存在严重的科学性错误,以至于导致文章的结果和结论不可靠,编辑部会进行撤稿处理;此外,如果已刊出的文章被举报涉嫌学术不端行为,编辑部会启动调查,并在调查结束后公开结果。如果确认文章存在学术不端问题,编辑部会进行撤稿处理,并通知各大数据库删除相关文章。